黄海文学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小说 散文 诗歌
开启左侧

《清明扫墓祭母》/吴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6 09:2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露珠 于 2025-4-14 22:38 编辑

2025年清明前一天,我开着自家汽车偕同夫人回长岛老家为父母扫墓,一路上归心似箭,思路也如彼时的比亚迪电车一样,一路奔向远方。
在外工作多年,在他乡体验到快乐,也感受到在外奔波的酸甜苦辣咸,因种种原因,这是我们第二次专程回家给父母扫墓。
到达篷莱,我们简单吃了点饭,然后买了人、车船票等待上船,途中遇到了同是回家扫墓的我的前同事王彩萍,她也是我妻子的高中同学,我们一路攀谈,顺利抵达长岛。
晚饭后,我们在乐园大街东侧的寿品店购买了鲜花、香等扫墓用品,拿回家准备第二天的祭拜。
第二天早上七点多钟,我们给鲜花浇了些甘露,然后驱车飞快赶往位于王沟的陵园。
我们夫妻先后跪拜在父母墓前:抬头望着父母坟头上裸露的黄土,还有部分迎风摇摆的绿草,我们思念的泪水像断线的珍珠不断的流出。爸爸妈妈,过去的苦日子过完了,你们却老了,现今的好日子开始了,你们却走了。
妈妈已离开我们10多年,爸爸也过世5年多,父母在世时的种种影音,如过电影般在脑海呈现。
亲爱的爸爸妈妈,今天是你们的节日,你们在天堂上还好吗?尤其是苦命的妈妈,我是多么的思念您,是您一手把我带大,是您培育我,让我懂道理,参加工作离开了家!
妈妈呀,您能不能和老爸再翩翩起舞,能不能与家人们再引吭高歌,能不能同老家亲人们盘腿热炕头上,因为这都是您的至爱至亲呀!
妈妈呀?您能不能再给我们做一顿手擀面,再包一次海菜包子,让我们再尝尝妈妈的味道。望着香炉里的香,冥冥中,思绪回到了五十多年前......
在远离大陆的渤海深处,有一个面积10多平方公里的小岛,这就是我父母的老家-砣矶岛。这里的岛民世代打渔为生,祖祖辈辈的男人与海浪抗争,女人们打理家庭,照顾老小。
在大口中村妈妈租住的一个瓦房内,妈妈用赢弱的肩膀,独自拉扯着三个未成年的孩子。
那时,爸爸在烟台工作,一年回不了几次家。妈妈既当爹又当娘,每天上班的间歇要给孩子喂奶,还要买菜做饭,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她的肩上。好在有房东老奶奶帮衬,还有住在大口北村的姥姥、舅舅一家相帮,才勉强度过生活的每一天!
每天早晨天蒙蒙亮,妈妈就匆匆爬起来添柴、烧火、做饭,然后招呼兄弟三个起床,老大老二已能自己穿衣服,最小的老三比我小5岁,还在吃奶。收拾停当后,老大自己上学校,老二上姥姥家,妈妈给小的喂完奶,赶紧送到本村的梁嫂家看护……
当妈妈拖着疲惫的身躯下班,当外面传来隐隐约约的足音,已回家的俩兄弟就会敏锐感觉到,欢叫着跑出去迎接她,大的抱妈腰,老二要妈抱,好不温馨。   
忘不了:妈妈对我的那份呵护和牵挂,她把大部分精力,毫不保留的奉献给我,只因我最瘦弱。按理说,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他们希望每一个孩子过好,这与弱肉强食的动物法则刚好相反。
我从小挑食,导致营养不良,忒细的小脖颈,托着一个脑袋。为此,妈妈四处求医为我治疗这个脾虚的毛病。听说部队军医医术高超,她就领我上门求医,在军医那里,他用手术刀在我左横腕上划了一刀,至今左横腕上还留有疤痕.
听说毛鸡可以增加营养,她就四处搜罗,将未破壳的毛鸡蛋买回家,看见煮熟的鸡蛋中爬出小鸡,吓得我不敢吃,妈妈苦口婆心劝导我,我才勉强接受它。
听说胎盘可以增加免疫力,妈妈就委托医院的妇产科大夫,将胎盘弄到手,研磨粉碎并焙干,哄骗我吃下它,妈妈为我身体的强壮立下汗马功劳啊!
当时因海岛条件所限,还没有像现在的幼儿园,我经常在妈妈的副食品门市部以及采购站玩耍,妈妈常在工作闲暇之余陪我玩,给我讲道理,不让我吃零食,按时回家吃饭,常常照料我哭闹等情绪。
在商店外面玩耍时,经常目睹妈妈包装食品的过程,像蛋糕、点心这些食品,经过妈妈纤细的双手,瞬间整理成型,再灵巧的一钩一折,就包装完毕。
    普通的渔村家庭,过中秋时,只能买到区区的斤把月饼,孩子们吃完月饼还意犹未尽,看到包装纸上的月饼油渍也要舔上几遍,恨不能把包装纸也吃掉。我呢,因妈妈的工作关系,这些东西都不缺乏呀!
  妈妈在乡邻及七大姑八大姨眼里,那可是个有本事的人,走哪里哪里吃香,当然,这与妈妈热心肠,还有她的工作也有关系。
最爱吃妈妈亲手做的手擀面,那是用苞米面和白面两合做的,放点海岛特产小干鱼,再就近薅一把地瓜叶当佐料,就是最好的美味佳肴,每每要改善生活,就想尽办法让妈妈做来解解馋,爆锅的香气,扑鼻四溢,不由得馋涎欲滴,肚子也会“咕咕”叫。
这时,我会抢着帮妈妈拉风匣,红通通的灶膛,映红小脸,写满对生活的渴望。有次烧火时,因柴草过多,将火焰压得翻不过身,从灶间冒出了一股股的浓烟,呛的我直咳嗽。我拿个铁钩,赶忙探头扒拉,忽然一股火苗窜出,将猝不及防的我烧了个满脸花,把头发也燎着了。   
妈妈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计,将我拉开,轻轻拂拂我的头,摸摸我的脸,看着一脸花的小丑模样,不由心疼的“噗嗤”一声,乐了!
   开饭时,妈妈会盛上嗨嗨两大碗面条,让我美美的吃上一顿,直至撑的小肚溜圆,直打饱嗝。即便这样,眼睛还盯着眼前的面盆。
妈妈除了在物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我们,还在思想、行为上帮助我们成长,使我们弟兄三个从小养成了爱劳动、爱学习的良好品德,这也是过去那个时代的优势啊!
由于爸爸在烟台工作的特殊情况,我们弟兄三个,就比其他家庭的孩子,多一分懂事,多一分担当,这体现在我们弟兄几个超高的自理能力上。
妈妈工作忙,我们的吃饭就成了问题,这可难不倒我们弟兄几个,因为妈妈把她的全部”厨艺“,都传授给了大哥和我。通常是哥哥做饭我刷锅,我们配合默契,将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到我家串门的叔叔阿姨,看到我们弟兄俩,站在小板櫈上煮饭、收拾锅碗的身影,他们也惊叹不已。
   妈妈言传身教,引导我们从小看大,教育我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做人的道理。在妈妈的谆谆教诲下,我们弟兄三个都自觉用功学习,均考上了大学,找到了心仪的国家公务员工作。并且各自都有了美满家庭,孙辈也有出息,这一切都是妈妈教育的结果,也是对妈妈最好的报答。
最令我撕心裂肺是妈妈去世那一刻,我很庆幸就守候在她老人家病榻前,让妈妈看了我最后一眼:我的妈妈是2014年6月18日清晨5.30分去世,逝于肺癌晚期-痰梗堵,此前5月25日并发脑梗入院。
     那些天我始终沉浸在悲痛中不可自拔,导致免疫力下降,咽喉、牙龈红肿,吞咽困难,连多年没犯的湿疹也来凑热闹,身上起了一连串的大水泡,奇痒难耐,用手去挠又继发感染。。。
     妈妈弥留前的一刻,让我终生难忘!妈妈呀,您始终不肯咽气,不肯离开这个美好的世界!就是一直在等着您的亲人,来见最后一面,真的是死不瞑目啊!这是老天冥冥中的安排吧!这些天,您无数次的念叨您儿子的名字、,念叨着“别走、别走”......
我后悔啊,妈妈那么祈求的眼神,你怎么能离开她老人家,不能时刻陪伴在她老人家身边!
     此前,妈妈的病情已经恶化,身体大部分器官均已衰竭。由于脑梗,身体左半边不能动弹,说话也含混不清,听不懂我们就让妈妈在一个小本上写字,小本上留下了妈妈歪扭但不失娟秀的字体,也成了我们永远的珍藏!
由于病情严重,需要人寸步不离的护理,喂饭、叫护士吸痰、摇床、翻身、擦洗、换尿布,大哥花高价在烟台聘请了护工,护工一个人忙不过来,我们弟兄几家和父亲轮番上阵,白天有空就去、晚上轮流护理到半夜。虽然极度衰弱,但妈妈的大脑异常清醒,仍是不厌其烦的让护工给我们几个亲人打电话,但都被护工以上班忙等理由给挡回去。
     6月18日那个夜晚,这是妈妈留在这个世界的最后一晚,18号那天,我护理到半夜回到家里,也许是预感吧,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不得已起来喝了片安定睡了几小时。
清晨5点15分赶到医院,正赶上妈妈弥留前的一刻,抖气、翻白眼,护工正在给妈妈擦洗胳膊,没有看到这一切,我大声叫:妈妈、妈妈,您怎么了,妈妈看到我,用力的握着我的手,死死不松开,然后头一歪。。。
我大惊,迅速的看了看电子监测仪,监测仪的曲线正在变成直线,我哭喊着,妈妈,妈妈,您怎么啦!快醒醒啊!我大声叫护工快去叫医生,医生护士闻声赶来紧急做心肺复苏术,可惜,抢救了半个小时,医生也无回天之力,妈妈撒手人寰!享年77岁!
最后,引用解放军报社刘声东主任写的悼念母亲的文章结尾:
小时候,妈妈的膝盖是扶手
我扶着它学会站立和行走
长大后,妈妈的肩膀是扶手
我扶着它学会闯荡和守候
离家时,妈妈的期盼是扶手
我扶着它历经风雨不言愁
回家时,妈妈的笑脸是扶手
我扶着它洗尽风尘慰乡愁
妈妈没了
我到哪儿去寻找
我依赖了一生的这个扶手
作于2025年清明节长岛家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昨天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情真意切。行文过于流水,如果只忆母亲可能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海文学. ( 鲁ICP备19005798号 )

GMT+8, 2025-5-4 21:53 , Processed in 0.01839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