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文学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小说 散文 诗歌
开启左侧

笨核桃(张延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延伟 于 2025-7-21 10:55 编辑

张延伟

  上周日因事回乡下,不经意间发现老宅院外那棵“笨(方言,缓慢的意思)核桃”树上居然结满了核桃,把枝头都压弯了。这些核桃似鸡蛋大小,三两个一簇,从叶丛间探出身子,青绿的外皮布满黄白色的斑点,在太阳底下闪着亮光,似乎向它对面那棵核桃树示威。
  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惊喜,激动地对爱人说:“幸亏当时听了你的话没把它拔掉,要不然可就太可惜了!”
  这棵生长了六七年光景的笨核桃来历实属偶然。那年春上我在院外整理菜园子,突然发现东北角紧挨着坟地边沿的杂草中间,不知什么时候长出来一棵筷子粗、尺把高的小树苗,椭圆形的姜黄色嫩叶片散发出特有的浓烈气味,我一眼认出这是核桃树的幼苗。
  菜园西南角栽有一棵核桃树,是我3年前从集会上买回来的经过嫁接的矮化丰产新品种,当时主干只有小擀杖粗细,可是栽下它的次年就开始挂果,第一次竟结了10来个核桃,让我由衷信服科技的力量。
  然而眼前这棵核桃幼苗到底是怎么来的,又令我百思不得其解。要说是对面那棵核桃树衍生的新芽吧,好像它的根系暂时还达不到穿越10多米距离的强大能力。爱人分析说,最大的可能是对面那棵核桃树上结的核桃有一颗自然落地,又在翻地种菜的过程中被掩埋在这里,然后因机缘巧合自然而然地生根发芽了。我对爱人的话将信将疑。
  核桃又称胡桃,最早产于亚洲西部的伊朗,据说是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传入我国。在各种矮化早产核桃品种出现之前,我曾不止一次听村上的老人们讲过核桃树苗培育过程中的不易。民间盛传,种核桃得先把成熟的青皮核桃用布包裹好,交由六十岁以上且儿孙满堂的老太太揣在怀里捂上一天一夜,再囫囵个儿埋进土里。在各种条件都满足的前提下,出苗率也只有三分之一甚至更低。况且一棵核桃树从长成到结果,据说足足需要18年时间,所以民间自古就有“种核桃的人吃不到核桃”之说。这些说法固然夸张,但足可见原来核桃树的“一苗难求”。
  前些年经村里协调,我家购买邻居赵大爷家多出的一处宅子来弥补住房不足,当时赵大爷院里长有一棵两把粗的核桃树,也即俗称的“笨核桃”。赵大爷曾多次面带惋惜地对我们说:“我栽下这棵核桃树几年,还没等吃到嘴里核桃,宅子可不属于我们了!”后来这棵核桃树终于挂果,可是我们重新规划和翻盖房屋时又嫌它碍事,把它伐掉了。
  也正因为如此,在我固有的印象里,像眼前这棵自然生长出来的核桃树苗也属那种难于结果或结果缓慢的“笨核桃”,刚打算把它拔掉,却被爱人劝阻:“反正它长在那儿也不碍事,将来看情况再说吧!”
  这些年来,我始终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任由这棵笨核桃自生自灭,从未刻意照管过它,然而它却出人意料地“疯长”得和平房一般高低,主干比碗口还粗,树冠婆娑、枝繁叶茂,颇有后来者居上的势头。只是对面那棵核桃树年年结果且一年比一年结得多,这棵笨核桃却始终不见有什么动静。就在我不再对它抱有幻想时,它却悄然送给我们一份大大的惊喜!实在出乎我的意料。
  眼前的情景也使爱人感慨万千:“前期我们认为它笨,现在看来它一直都在暗暗攒劲儿啊。只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就一定会等到它开花结果的一天!”
  我仔细回味着爱人的话。是啊,生命的奇迹在于它的多样性,世间万物都其独有的生存智慧和成长节奏,一如眼前这棵所谓的“笨核桃”,不急不躁,顺其自然,该来的自然会来,最美的风景往往出现在最不经意的等待之后。

通联:河南省禹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张延伟
电话:13569921466(微信同步)
邮编:461670;邮箱:zyw720101@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前天 20: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已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海文学. ( 鲁ICP备19005798号 )

GMT+8, 2025-7-23 23:40 , Processed in 0.06890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