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文学

 找回密码
 注册加入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小说 散文 诗歌
开启左侧

穿越在乡村与城市的味道 孙作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19 21: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穿越在乡村与城市的味道(1042字)
  文/孙作兰
  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碳化小麦是在新疆的孔雀河流域,即著名的小河墓地。
  时光流转,带我们穿越四千年前的塔里木河和孔雀河下游一带。在那里,有潺潺流向远处的河流,有悠悠浮动的水草,以及叫不上名字的飞禽走兽。
  长得像楼兰公主一样的美丽女子和她的亲人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里,她们载歌载舞,晚风吹过,滚滚的麦浪在她们婉曲质朴的歌声中翻腾,发出沙沙啦啦的声音……
  四千年后,穿过历史的烟云,又是秋高气爽的季节。
  在新疆木垒的乡村里,农妇和自己的爱人正挽着袖子,用镰刀收割小麦,一把把的小麦被捆起来,整齐地码在木垒山坡上的田间地头。远远望去,俨然一排庄严的士兵……
  那份庄严是农妇一家对于生存的希望和守护,那份庄严也隐喻着新疆人对于生命的尊敬和不容侵犯,当月亮爬上山坡,乡民们会带着孩童躺在打麦场上,细数天上的星星。老人们在月光下缓慢地讲述新疆的古老故事,孩子们会悄悄地相互转达,这个乡村之外的事情。
  与此同时,在奇台县的某一个乡村。大型收割机已经在一望无际的麦地里,轰轰隆隆地走过了无数个来回。在奇台,已经很少进行人工收割麦子了。
  当耕牛、骡子、马等渐渐退出乡村生活,乡村里的宠物狗和猫就多起来,机器逐渐代替了人工的时代,新疆大部分乡村里的生活也被网络覆盖,网络和物流正在悄悄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秋季,新老城区都是车来车往,收获了粮食的新疆农民已经有了自己的小轿车、拖拉机、收割机……老年人已经不需要坐在院子里掰玉米,而是在傍晚时分相约去跳广场舞;年轻女人们衣着鲜亮地和前来收购粮食的老板讨价还价,现在都用微信支付,然后用换来的钱在淘宝享受网购带来的欢愉和幸福。物流公司占据了城市市场后,逐步占领了农村市场……乡村的人们可以用粮食换来的钱,购买城市里花花绿绿的物品。
  而在新疆的城市里,乌鲁木齐的立交桥上,车辆来来回回像鱼一样穿梭不停,将经过去石、磁选、洗麦和筛选的小麦,以及磨出的面粉销售到全国各地去。
  阿独库公路自北向南纵贯全境,越过天山通往南疆,呼克克公路通往乌鲁木齐。在新疆,每天昼夜都有火车、汽车或者卡车之类的交通工具,川流不息地将面粉制作的月饼、面包和麦片等运送到新疆的各个乡村。又将农业开发区温室大棚内的草莓、黄瓜、西红柿、茄子等运回城里。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处处可见新疆农人在卖缠绵的拉面,或者混合着香豆味的花卷,柔软的馒头和包子……在乡村里的农贸市场里,城里制作的各种食品琳琅满目,足以丰富乡下人舌尖上的想象。
  互联网覆盖的当今,地球成了一个村子。乡村与城市,早已气味相投。
  姓名:孙作兰
  电话:133-0990-2089(微信同号)
  邮编:834000
  地址:新疆克拉玛依友谊路191号
  邮箱:949563999@qq.com
  身份证号:622301198407078106
  开户银行:新疆克拉玛依工商银行大十字支行

  卡号:62220230030032797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22 15: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已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黄海文学. ( 鲁ICP备19005798号 )

GMT+8, 2025-5-5 17:23 , Processed in 0.01562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